Tuesday, May 9, 2023
秦始皇傳國玉璽的去向,專家:有兩枚,其中一枚在洞庭湖裡
秦始皇傳國玉璽的去向一直是個迷,並且圍繞著秦始皇傳國玉璽也存在著諸多的爭議,比如傳國玉璽到底是不是以和氏璧為材料製成的。這個問題我在悟空問答里回答過。
現在看來是有點自己打自己臉了。因為,儘管以和氏璧的厚度來看,傳國玉璽是由和氏璧所制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但是根據《秦代傳國玉璽揭秘》里專家學者所述,秦始皇傳國玉璽很可能是有兩枚。一枚是由和氏璧所制,另外一枚則是藍田玉的。
和氏璧傳國玉璽的去向影視劇中的和氏璧
這枚玉璽是在公元前221年嬴政統一六國時以和氏璧為材料製作完成。玉工將丞相李斯書寫的「受命於天,既受永昌。」八個字刻在了玉璽上。從此和氏璧不再,傳國玉璽出世。
網路圖,非實物
但在公元前219年(秦二十八年),秦始皇巡遊天下,在洞庭湖遇見罕見的風浪,情況危急。無奈之下將傳國玉璽拋入洞庭湖,於是風浪止。從此不僅失去了傳國玉璽,也失去了和氏璧。
這便是秦始皇的第一枚和氏璧傳國玉璽的去向。
秦始皇的第二枚傳國玉璽:藍田玉所制,命途多舛,最終下落不明
但是,玉璽,作為國之象徵。秦始皇不能沒有玉璽吧。於是便又叫玉工用藍田玉製作了一枚傳國玉璽。這便是秦始皇的第二枚玉璽。這枚玉璽上刻的字與第一枚也不同。璽文是「受天之命,皇帝壽昌」。也有人據此璽文,認為這枚玉璽是由司馬家族偽造的。
這枚藍田玉玉璽也是有著非常曲折的命運。
這枚玉璽在秦始皇死後被傳到了秦二世手裡,秦二世又傳給公子嬰。公元前206年,劉邦率軍攻入咸陽,子嬰「奉天子璽符,降軹道旁。」據說,子嬰是跪著獻出玉璽的。漢承秦制,漢高祖劉邦繼承了秦國的制度,將這枚玉璽看作是自己正統權利的象徵。有了這枚玉璽,便是受命於天,於是玉璽被一代代帝王所珍視。直到王莽篡權。這枚玉璽原本是由王莽的姑母漢孝元太后,也就是王政君保存,王莽一直設法想得到這枚玉璽。終於有一天王政君一怒之下怒摔玉璽,玉璽被摔壞了一個角,王莽用黃金鑲補缺口,從此也有了「金鑲玉」一說。
到了新莽末期,漢高祖九世孫劉秀自立為光武帝,定都洛陽。藍田玉傳國玉璽也到了他的手裡,之後傳東漢12帝。
東漢末年,天下又大亂。熟悉《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長沙太守孫堅攻入洛陽的時候,意外的在井底發現了這枚玉璽,還差點導致殺身之禍。後來是拿玉璽跟袁術交換了一些兵馬。孫堅確實是發現了玉璽,玉璽也到了袁術手裡,只是過程卻不是自願交換。而是袁術扣押了孫堅的夫人,孫堅以玉璽換了夫人。這枚玉璽在袁術的手裡,並沒有圓了他的皇帝夢。袁術死後,玉璽又復歸大漢漢獻帝手裡。最終落入曹操的手裡。曹操並未稱帝,倒是他的兒子曹丕圓了皇帝夢。從漢獻帝手裡接過了玉璽後,曹丕還在這顆玉璽上加了一行小字:「魏受漢傳國之璽。」這才是真真的自欺欺人。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朝代更替中,玉璽也幾經周轉。五胡亂華,玉璽由南朝承襲。後又在齊、梁、陳輾轉,隋滅陳,唐滅隋,這枚藍田玉傳國玉璽世代相傳。唐朝末年,在末帝李從珂帶領全家攜玉璽登玄武樓自焚後,玉璽就再也不見於歷史文獻了。
至此,無論是和氏璧的傳國玉璽還是藍田玉的傳國玉璽都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了。
有人問,秦始皇傳國玉璽若是能找到,價值幾何?這裡,我也想問一個問題:兩枚傳國玉璽,一枚是由珍貴的和氏璧為材料製作,但另外一枚藍田玉玉璽在朝代更替中,幾經輾轉。顯然更有歷史價值,那麼,哪一枚的價值更高呢?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自习教室里很安静(18+)
中学时候,有一天晚上上晚自习, 教室里很安静,学习的偷看杂志的, 干嘛的都有。 我(男)跟我死(男)party正在复习英语, 突然前排跟我们关系不错的女生突然转过头来,拿着正在看的一本《家庭医生》杂志, 指给我们看上面的内容,还很大声的笑着说: “ 哈哈,你看多有趣,这个读者问...
-
榮耀新力量2.0電影短片大賽作品,故事講述了一對姐妹的故事。姐姐在和男友熱戀,在期待“第一次”;妹妹剛進入青春期,看到姐姐的愛情總是很好奇很向往。她苦惱的是,自己初潮還沒有來。青春萌動中,她又對姐姐的男朋友產生了好感…… 色情直播 showlive視訊聊天室 台灣戀戀視...
-
影片講述了九個剪紙班學員在剪紙館聚會,期間他們戴上高科技VR頭盔,進入了一個虛擬現實的遊戲空間。這是個以剪紙為主題的密室,裡面有一把神奇剪刀,可以在遊戲世界中剪出各種道具,但如果剪出差錯,則剪紙者會遭遇不測。由於九人中有反派暗中搞破壞,導致大家被困在遊戲世界裡,一個接一個在遊戲中...
-
24歲的陳美如是一名網絡信息監察員,性情孤僻古怪。生日那天,她唯一的死黨薑蕙真為她大肆張羅本命年派對,當晚她被一個古巴比倫扮相的男人纏住——他自稱王子,為愛她而生。陳美如以為是個惡作劇,直到“王子”說出自己的名字...... 陳美如五雷轟頂,被迫拾回不堪的少女記憶——英俊非凡、獨...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